>>> 戳我直接看全本<<<<
某个加班到凌晨的夜晚,周玉兰瘫在工位上摸鱼,刷到手工博主织毛衣的视频,过年回老家时心血来潮让她的手工达人奶奶教她织毛衣的手艺,奶奶戴着老花镜,一边织着花样繁复的围巾,一边念叨:“这毛线啊,就像人生,绕来绕去总能织出个模样。”

可此刻,她的人生何止是绕了个弯 —— 竟成了八十年代的寡妇!

不过幸好她织毛线的手艺还在,养家糊口应该不在话下。

周玉兰躺在土炕上,盖着虽然干净但满是补丁被子,一手搂着一个小孩。

她叹了口气,踌躇满志和焦虑忧愁在脑子里打架。

自从赵桂花从周玉兰家铩羽而归,她逢人便拍着大腿嚷嚷:“那寡妇吹牛说要织带老虎的毛衣赔我,还说要开什么织毛衣学堂!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以为会打个平针就能当师傅了?”

这话像长了翅膀,借着村口大槐树下妇女们纳鞋底、唠家常的功夫,迅速传遍了全村。

周玉兰也没闲着。

前一晚,她一边用树枝在地上教周小芸写字,一边低声叮嘱:“明天去集市,见着王婶、李姨,就跟她们说,娘要教大家织毛衣,不要钱!”

小姑娘认真地点头,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第二天一早,阳光刚给土坯房镀上金边,周玉兰就带着两个孩子往集市赶。

周小宝攥着母亲的衣角,兴奋地说:“娘,我昨天梦见你织了一件会发光的毛衣!”

周小芸则是捧着昨晚周玉兰织的由碎布头拼成的漂亮小包小声说:“娘,这真好看啊。”

集市上早己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周玉兰一眼就瞧见张福海的布料杂货店门口,几捆灰扑扑的毛线随意堆在角落,旁边立着块歪斜的木牌:“次等毛线,给钱就卖”。

还没等她靠近,张福海那带着嘲讽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哟,这不是要当织女的周寡妇吗?

听说你要教全村织毛衣?

我看你连毛线都买不起吧!”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哄笑。

周玉兰却不慌不忙,轻轻拍了拍周小芸的肩膀。

小姑娘立刻走上前,拉住平日里对她们不错的王婶的手,仰着小脸说:“婶,我娘会织可好看的毛衣,还教大家,您来学呀!

织出来的毛衣比供销社卖的还漂亮!”

王婶本就心疼这孤儿寡母,一听有这好事,不仅满口答应,还转头对旁边的人说:“走走,看看去,说不定真能学门手艺!”

周玉兰从包袱里掏出用碎布头拼成的小布包,上面的花朵图案栩栩如生,针脚细密得看不出拼接痕迹。

她扬了扬布包,笑着对张福海说:“张老板,您这毛线堆在这儿都快长毛了,不如和我做个交易?

我用织毛衣的手艺换毛线,再教您店里的伙计织带花边的毛线帽,保准能给您招揽更多生意!”

张福海的小眼睛滴溜溜转,心里盘算着这买卖似乎不亏,但嘴上还是不饶人:“说得轻巧!

你先织个样子出来,织得好再说!”

周玉兰也不反驳,拿起一捆毛线和两根织针,手指翻飞间,一张小花形状的毛线垫子渐渐成型,样子好看针法更是好。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卖豆腐的李婶挤到前排:“这也太巧了!

给我孙女织个发带,肯定好看!”

张福海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半晌才憋出句:“算你有两下子!

五捆毛线,换你教三个花样!”

周玉兰却摇了摇头:“再加两捆,我连织毛线袜的针法也教给你伙计,保证比供销社卖的还结实!”

在众人的注视下,张福海不得不松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周玉兰用教三个花样的条件,换来了七捆毛线。

抱着毛线转身时,她听见张福海在背后嘟囔:“别以为占了便宜,有你好看的!”

夕阳西下,周玉兰的竹筐里装满毛线,周小芸怀里的纸壳子上记满了想学织毛衣的人名,周小宝举着新织的小毛线球,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回家的路上,微风拂过,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小小胜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