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每一个家庭都视学习文化为子女成长的重中之重,竭尽全力鼓励自家孩子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然而,此地却也有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那便是由于气候无常,旱灾频繁来袭,导致水源极度短缺,为此时常发生激烈的争斗。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崇尚文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因生存的压力而崇尚武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三口之家。
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带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艰难地维系着生活。
大儿子已然年满十八,正值成婚的年纪,小儿子也有十五岁了,时光匆匆,从不等人。
老母亲愁得头发都几乎全白了,可生活的重压却容不得她有丝毫喘息,未来的生计依旧是她心头沉甸甸的巨石。
家中仅有那可怜的两亩薄田,大儿子每日辛勤耕种,拼尽全力。
可即便如此,每年的收成也仅仅能够维持家里最基本的生活。
若是赶上旱年头,或是洪涝灾害,粮食便会大幅度减产,全家就得面临挨饿的困境。
就在这艰难时刻,国家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根据国家颁布的条例,如果有家庭生活困难,可安排一部分人前往北方谋求新的生计,国家将会拨付一定的路费给予帮助,并且等人到了北方之后,还会协助就地安置。
另外还有一则条例,凡是达到适龄的男子,皆可选择参军入伍,以此减轻家庭的负担。
母亲听闻此消息后,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之中。
她反复思量,最终决定让大儿子去参军。
只因大儿子生得身强体壮,看上去便能适应军中的艰苦生活。
而小儿子文质彬彬,身体略显孱弱,她心中实在不愿让小儿子踏上这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可现实的困境又摆在眼前,让她左右为难,夜不能寐。
′老母亲在两个儿子临行前整夜不眠,那昏暗的油灯在寂静的夜中摇曳着,映照着她那满是忧虑与不舍的脸庞。
她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儿子们的衣物,每一针都饱含着深深的牵挂。
她又将家中所剩不多的粮***心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吃食,只为让儿子们在路上不挨饿。
她坐在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