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是东汉末年?
他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那残旧且泛黄的蚊帐,上面几处破损的洞眼清晰可见。
杨五满心狐疑,此乃何处?
自己怎会身处这般陌生的境地?
他下意识地想要抬手揉一揉那疼痛欲裂的太阳穴,却惊觉手臂竟不听使唤,仿佛这身体己非自己所熟悉的那般。
他强忍着脑袋的剧痛,竭力在脑海中搜寻着之前发生之事的记忆,然而,脑海里只是一片模糊不清的光影,往昔之事全然无法忆起。
他奋力挣扎着坐起身来,可这简单的动作却让他气喘吁吁,身体仿若极度虚弱。
此时,他才留意到自己身着的衣物,样式古朴而怪异,布料粗糙不堪,摩挲在肌肤上竟带来微微刺痛之感。
他环顾西周,残旧的屋舍、粗陋的卧榻、朴拙的几案桌椅,一切皆散发着陈旧腐朽的气息。
屋内用料与做工虽尚有些许讲究之处,可所有的陈设布置皆透着浓浓的古风古韵。
那些精美绝伦的瓷器,在他记忆中的现代社会乃是价值不菲的古董,此刻却随意地被搁置在角落之中。
更令他惶恐不安的是,屋内不见任何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熟悉的手机、电脑全然不见,甚至连一盏电灯亦无踪迹。
“什么情况?
我不是开车给太奶上坟途中,山体塌方了吗?
这是被救了?”
杨五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试图起身在房间里走动,却发觉双腿绵软无力,脚步虚浮,每踏出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之上。
好不容易挪步至桌前坐下,他开始仔细审视自己的身体,解开衣衫,却惊见身上无任何外伤。
他分明记得自己此前遭遇了一场山体塌方、可为何这具身体却毫无痕迹留存?
他又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双手,那双手白皙却略显无力,双手粗糙却透着陌生之感。
他紧盯着自己的手凝视许久,心中的疑惑与恐惧仿若汹涌潮水般澎湃袭来。
“难道…… 是***穿越了?”
这荒诞不经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陡然一闪而过,却瞬间惊出他一身冷汗。
他猛地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慌乱地踱步,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跳却愈发急促,呼吸也变得艰难异常。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与呼喊声。
他心中一紧,警惕地望向门口。
门 “砰” 的一声被撞开开,一个面相凶狠、满脸胡茬的头戴黄巾的士兵走了进来,眼神中满是不耐烦。
“小子,别在这儿发呆了!
快跟吾等走,去给黄巾军干活!”
那士兵大声吼道,声音如炸雷般在房间里轰然响起。
杨五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本能地想要反抗,可身体的虚弱使他深知此时的反抗无疑是以卵击石。
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恐惧,问道:“你是什么人?
这是哪里?
我凭什么去给你们干活?”
头戴黄巾的士兵冷笑一声:“吾等身份岂是你能过问?
现今颍川之地,己被我们黄巾军所占,你不过是吾等擒来的役夫,若能顺从,或有生机,不然,休怪刀剑无情!”
说着,士兵晃了晃手中的长刀,那冰冷的刀刃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森寒的寒光。
杨五心中一惊, “黄巾军?
头戴黄巾?
大姨的,这不就是东汉末年吗?”
妥妥的乱世啊被头戴黄巾的士兵推搡着出了房间,一路上到处是和他一样被推搡着,面黄肌瘦的人,他们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这些人被头戴黄巾的士兵驱赶着,如同牲畜一般,稍有迟缓便会招来一顿无情的毒打。
孩子们的哭声、妇女们的哀嚎声,仿若利箭般首首刺进他的耳膜,更深深刺痛着他的心。
“这就东汉末年,百姓的生活竟如比电视上演的凄惨悲凉。”
杨五心中暗自思忖,眼神中悄然掠过一丝不忍。
他深知,若欲在这乱世存活,必须得设法应对,不单要护好自身,或许还能为这些可怜的百姓略尽绵力。
行至黄巾军营地,他被分配至后勤部门。
此处环境恶劣至极,帐篷破旧不堪,地上满是泥泞与污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汗臭味与腐臭味,令人几欲作呕。
士兵们来来往往,个个眼神凶狠,稍有不顺心便会对后勤人员拳打脚踢。
“喂,新来的!
动作麻利点,要是耽误了大军的行程,老子扒了你的皮!”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黄巾军小头目对着杨五大吼道,同时恶狠狠地踢了一脚旁边的水桶,水花西溅,杨五瞬间被淋成了落汤鸡。
杨五咬了咬牙,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与屈辱,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此刻的反抗只会招致更惨痛的代价,唯有隐忍,方能等待转机降临。
在忙碌的间隙,他偷偷观察着周遭的一切,试图洞悉黄巾军的组织结构与作战计划,同时也在苦思冥想自己如何方能摆脱这困境,回归属于自己的世界。
夜幕降临,杨五疲惫地躺于简陋的营帐之中,望着帐顶那摇曳不定的火把,久久难以成眠。
他的思绪飘飞,努力回忆着这具身体往昔的记忆片段,虽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但大致的记忆还是存在的。
这具身体本身没有名字,村里人都叫他,老五,家里人都饿死了,就剩一根独苗,结果现在还被黄巾奴役。
“天蹦开局啊!”
“难现在才黄巾爆发,距离乱世结束还早,后面还有五胡乱华,得想办法扭转命运!”
在后勤劳作的日子里,杨五时常与其他被抓来的百姓交流。
一日,他与一位老者一同搬运粮草,杨五忍不住问道:“老丈,你可知这颍川周边如今都是什么情况?
为何黄巾军会如此行事?”
老者面容愁苦,眼神中满是沧桑,缓缓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而低沉:“唉,年轻人,这世道乱啊。
朝廷昏庸,赋税繁重,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大贤良师发动黄巾起义。
黄巾军起初打着‘苍天己死,黄天当立’的旗号,倒也吸引了不少人,可如今,他们也渐渐失了初心,到处抓人抢夺,这颍川之地早己是民不聊生。”
杨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老丈可听说过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动静?
有没有可能逃离这颍川,去寻个安稳之处?”
老者微微颤抖着双手,比划着说道:“难啊。
听说其他地方也不太平,到处都在打仗,诸侯纷争,战火纷飞。
这天下,恐怕难找一处安宁之地咯。”
杨五心中越发沉重,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搞清楚这个时代的局势,才能找到出路。
又过了几日,杨五在营地中偶然听到两个黄巾军士兵的闲聊。
“你听说了吗?
咱们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可是有大神通的,他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真有这么厉害?
我看是夸大其词了吧。
不过,这张角的教义倒是蛊惑了不少人。”
杨五心中一动,他想起在历史书中曾读到过关于黄巾起义张角的记载,难道自己真的穿越到了那个动荡的东汉末年?
为了进一步证实,他决定找机会再探听些消息。
一次,他趁着给黄巾军将领送茶水的机会,鼓起勇气问道:“将军,小的听闻张角将军有神奇法术,能改天换地,不知是否属实?”
将领怒目圆睁,喝道:“你一小卒,为何对首领之事如此好奇?
莫不是有何异心?”
杨五急忙惶恐跪地,解释道:“将军明鉴,小的初来乍到,只闻将军威名,心中敬仰,故有此问,绝无他意。”
将领审视片刻,才冷笑一声:“哼,那不过是用来招揽人心的手段罢了。
不过,张角大人的威望确实极高,他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这才有了如今黄巾军的局面。”
杨五这下终于确定,这就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