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蛮商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从应天府出发,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抵达番禺,作为大楚朝廷的贸易口岸,此处的繁华与应天都可以掰掰手腕。

在安田的前世,葡萄牙人巧取豪夺,在澳门得到一处落脚点。

但是在这一世,大楚首接允许葡萄牙人在这番禺城内租借一个区域,葡萄牙人则是要每年缴纳巨额租金。

葡萄牙人欣然同意,他们从华夏获得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可以产生巨额利润,这巨额租金当然不在话下。

大楚也是下令对于此处严加管理,从礼部刑部各自派人,专门监督。

安平一行人只想着尽快赴任,在番禺街头逛一逛之后,接着就前往南蛮商馆。

得知这个新任知县想学习修城的技术,还想让孩子学习他们的知识,南蛮商馆的负责人大喜,当即表示他们会想办法解决。

修城一事,他们商馆这里还住着几个建筑师,当初租借商馆,里面的建筑都是他们亲手设计。

但负责人本着好人做到底的精神,又告诉安平,修建这种要塞的行家,那还得是意大利人。

商馆里面的建筑师,修建军事要塞这种事情还是不太擅长,他也怕把这个事情搞砸了,之后安平不跟他们合作了。

这思路一打开,商馆负责人又告诉安平,意大利人不仅会修要塞,还有文化,干脆教孩子这个事情,让他们来办。

意大利人哪里找?

这个就更简单了。

他们这个南蛮商馆里面有个大教堂,里面的传教士都是罗马天主教会派来的人,里面不缺意大利人,他可以找到那些意大利出身的传教士,让他们在意大利找几个符合条件的人。

这主教也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他们之前在华夏传教,信徒都是一些平头百姓。

这一次有机会给一个官员的儿子传教,他不敢大意,打算立刻上报到罗马,打算借着教育孩子,顺便让他成为天主教徒。

安平从南蛮商馆出来,接着就在番禺打听高州电白的情况,这打探到的消息更是触目惊心。

就在今年正月,电白的守军因为欠饷,首接起兵作乱,烧杀抢掠,把知县杀了之后,逃出城外,不知道在哪里落草为寇了。

给新科进士赐官的时间是三月,安平得到任命之后,就按照父亲的指示,先以回家筹钱为名,提出晚两个月赴任,这两个月正好从通州往返应天。

原本他是要首接花一个月时间从应天到电白上任,但这么干太危险了,多出来这两个月让他底气十足。

第二件事,就是打探电白饥荒一事,安平听说那乱军首接把粮仓洗劫一空,粮仓本就没多少粮食,乱军这么一干,百姓就遭殃了。

想到这里,安平感觉自己不能空着手去上任,要是百姓没饭吃,他这条命也难保。

这番禺,通商大口岸,不缺物资,除了岭南稻米,周边暹罗,安南的稻米都运到这来。

安平耍了个心眼,他买的米都是最便宜的那种陈米,品质勉勉强强,没变质能吃,但他家里吃饭不会吃这种米。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他得去找人去运这些米。

他原本计划是走陆路,但他觉得陆路危险,要是路上再被人抢了,那就太亏了。

电白正好临海,他计上心头,打算让南蛮开着大船把粮食运过去。

南蛮商馆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立刻上报监督商馆的两个官员,这两个人一商量,给肇庆的岭南总督通报,这来回又是两天时间,正好安平把这米也都买好装船了,得到总督的批准,带队出发。

安田这段时间也是除了饿了和换尿布的时候哭一哭,其他时间都是笑脸,他觉得他爹这事情办得真好。

要是他爹真要雇佣镖师走陆路,他一定要大哭,这么干慢,还危险。

这南蛮大船,上面安装不少火炮,一般的海盗哪敢抢劫啊。

按照安平的计划,船队天一亮就出发,这船队没多久就抵达电白附近,把粮食卸在海边,从船上下来几个全副武装的南蛮人,身穿铁甲手拿铁剑铁盾,还有几个***盔甲,拿着火枪,负责看守粮食。

安平快马加鞭,带着一行人前去电白。

按理说,这知县上任,先要进行一套仪式,但安平先去通知乡绅,别管什么仪式了,既然闹饥荒就先发动百姓,把粮食都搬回粮仓,先吃顿饱饭再说。

第一件事,是让乡绅发动百姓,准备好大锅木柴,首接让电白百姓来海边先喝一顿稀粥,吃了饭有了力气,才能搬粮食。

电白百姓听说这太爷上任,第一件事竟然是自己购买粮食赈济灾民,纷纷扶老携幼来到海边,不少人跪地感谢太爷的大恩大德。

安平见状也是傻了眼,他听说过知县任期满了之后,当地百姓跪地感谢,没想到自己刚来,就遇见了这个事。

安平只好还礼,告诉百姓吃饭搬运粮食要紧,现在得抓紧时间。

在乡绅的带领下,海边支起来许多大锅,现场熬粥喝,喝完粥的百姓就开始搬运粮食。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百姓纷纷出力,推着车,扛着担子前来,很多人还肩扛或者背。

安平自己也亲自参与其中,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和百姓一起搬运粮食,他从小跟着耍把式的学习过,粗通一点武艺,加上从小营养好,体力还是超越一般人。

看到县太爷也亲自参与,电白百姓更是受到鼓舞,连夜举着火把也要争分夺秒搬运粮食,等到粮食搬完的时候,时间接近黎明,众人忙了一天一夜。

安平首接一头扎进船舱里面,睡大觉。

安田说轻松也轻松,说不轻松也不轻松。

轻松的是什么?

他只用在襁褓里面吃了睡,睡了吃。

但他也在想,这个时代,种点什么东西让电白百姓充饥呢?

他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红薯,在他印象中电白这地方的环境可以种红薯,先把红薯推广起来,红薯没法像稻米一样交税,只能用来充饥。

至于交税什么的,先不管了,电白遭了灾,朝廷应该能免赋税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