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就是生活吗?
那写字楼就矗立在城市的一隅,外观看着挺气派,可每次我走进去,却总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冷氛围,仿佛它只是一座容纳着无数忙碌身影的巨大容器,少了些应有的温度。
我在公司里承担着数据处理和文件整理这类工作,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繁琐得很。
每天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上瞬间呈现出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冗长的文档,它们就那样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却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将我紧紧包围。
盯着屏幕久了,眼睛便会泛起酸涩之感。
起初只是微微的不适,像是有一丝轻雾悄悄蒙上了双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愈发明显,犹如细密的沙粒缓缓渗进眼眸,每眨一次眼,都能察觉到那轻微的刺痛,可工作还在继续,只能强忍着不适,继续与那些数字和文字为伴。
然而,每次将报表交上去后,却大多如石沉大海般没了音讯。
领导们总是忙碌于各种重要事务之间,开会、洽谈、决策,似乎总有处理不完的大事。
对于我交上去的报表,往往只是匆匆浏览一番,便又投入到下一个工作环节中去了,鲜少有给予具体反馈的时候,更别提表扬之类的话语了。
在这座二线城市的职场中,想必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我们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着,努力着,却时常感觉自己的成果像是被一层薄纱轻轻掩盖,难以在这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凸显出来。
那种微妙的无奈与疲惫,就如同心底深处的一抹淡淡的影子,虽不浓烈,却始终如影随形,只有自己在夜深人静时,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而更让我心烦意乱的是,公司里有个叫苏瑶的女同事,单从外貌来讲,她确实长得颇有几分姿色。
那一头***浪卷发如海藻般柔顺地披散在肩头,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轻轻摇曳,仿佛自带一种别样的风情。
她的妆容也总是精致无比,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眉眼间透着一股精心雕琢后的艳丽。
再加上高挑的身材,无论走到哪儿,都难免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可这出众的外表下,她的为人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也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她似乎就莫名地看我不顺眼,老是时不时地针对我,就像一只浑身带刺的刺猬,总是有意无意地朝我扎过来。
每次开会的时候,只要我鼓起勇气发言,提出一些自己琢磨许久的想法,她总会在一旁发出一声嗤笑,那笑声不大,却足够刺耳,仿佛我所说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那么的幼稚可笑。
紧接着,她便会用一种看似委婉,实则尖刻无比的语气反驳我,字里行间都在把我的建议贬低得一文不值,说得好像我那些想法完全就是毫无价值的胡思乱想。
记得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份至关重要的项目方案,我可是加班加点地拼命干,熬了好几个通宵,反复斟酌每一个细节,满心期待着这份凝聚了我诸多心血的方案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些肯定。
可结果呢,当方案提交上去后,她却在领导面前不动声色地抢了功劳,把所有的成果都揽到自己身上不说,还话里话外暗示是我在工作过程中拖了后腿,把原本属于我的努力和付出全都抹得干干净净。
那一刻,我气得浑身发抖,双手不由自主地紧紧握成了拳头,指甲都深深嵌进了掌心,传来一阵刺痛。
我真想当场和她理论一番,把事情的真相说清楚,可话到嘴边,却又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似的,只能硬生生地把这口气默默咽下。
毕竟我向来就不擅长与人争辩,一到这种需要据理力争的场合,心里就先怯了几分,更别提有勇气在领导面前为自己讨个公道了。
每次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难受极了。
可在这职场之中,又能怎样呢?
只能暗自叹气,继续在这无奈的氛围里煎熬着。
在这样压抑的工作环境里,唯一的一抹亮色就是林悦了。
她就像一阵清风,总是会在我最烦闷的时候,不定时地给我发来消息,打破这沉闷的氛围。
有时候,她会兴高采烈地和我分享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比如她在菜市场看到一只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逗得摊主哭笑不得;又或者是她在回家路上发现了一家新开的甜品店,里面的蛋糕精致得像艺术品,她拍了好多照片发给我。
还有的时候,她会和我一起“吃”一些网上的新闻瓜,什么明星的绯闻啦,科技界的新突破啦,我们会在手机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仿佛那些遥远的事情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她的消息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我灰暗的生活,让我在这枯燥乏味又充满挫折的日子里,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乐趣。
然而,尽管有林悦的陪伴能让我暂时忘却工作中的烦恼,但每当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时,心中还是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未来究竟在哪里,那个荒诞的梦境也时不时地会在脑海中浮现,让我隐隐觉得,或许这看似平静的现实世界,也即将要有什么变故发生了……辗转反侧了一会儿,我终究还是没能按捺住内心那股莫名的冲动,索性起身拿起了手机。
脑海里还萦绕着梦境中那片诡异的海洋,我鬼使神差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 “海洋历史” 几个字,打算一探究竟,看看现实世界中的海洋是否也曾隐藏过什么能与那荒诞梦境有所关联的蛛丝马迹。
在古代,海洋对于人类而言,既是神秘莫测的未知领域,又是充满诱惑的资源宝库。
早在数千年前,古希腊的航海者们就凭借着简陋的船只和无畏的勇气,开始了对地中海的探索。
他们在那片相对还算温和的海域里,绘制着粗糙的海图,标记着一个个岛屿和沿岸的港口。
传说中,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结束特洛伊战争后,历经十年的海上漂泊才得以返乡,途中遭遇了独眼巨人、海妖塞壬等种种奇幻的险境,这些故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以及海洋所蕴含的无尽神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世纪的欧洲,航海技术虽有所发展,但海洋依旧是个危险重重的地方。
那时,北欧的维京人以其精湛的航海技艺和勇猛无畏的精神闻名于世。
他们驾驶着造型独特的长船,穿梭于北大西洋的波涛之间,不仅进行着贸易往来,还时常展开掠夺式的探险。
他们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岛等遥远的陆地,这些发现无疑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几笔,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维京水手在狂风巨浪中葬身海底,成为了海洋神秘力量的牺牲品。
而在中国古代,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堪称航海史上的壮举。
那浩浩荡荡的舰队,带着和平与交流的使命,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海岸。
郑和的船队规模宏大,船只坚固且装备精良,展示了当时中国在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在航行过程中,船员们也记录下了许多奇异的海洋现象,比如神秘的海上发光体,夜晚时会在海面上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如同星辰坠入大海;还有那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巨大漩涡,仿佛能吞噬一切靠近的物体。
这些记录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科学解释,但却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进入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航海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
欧洲各国纷纷派出探险队,驶向更为遥远的海域,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大陆和海洋深处的秘密。
英国的库克船长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率领船队进行了多次环球航行,精确地绘制了许多岛屿和海岸线的地图,为世界地理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这些伟大的探险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奇异事件。
据说,有一次库克船长的船队在南太平洋的一片海域航行时,船员们看到海面上漂浮着一些巨大的、形似水母的不明物体,它们的身体透明且散发着微弱的蓝光,首径可达数十米。
当船只靠近时,这些不明物体似乎察觉到了动静,竟缓缓下沉,消失在了深海之中,只留下船员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我沉浸在这些海洋历史的故事里,越看越觉得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将我梦中的那片海洋与现实世界的海洋历史牵扯在一起。
那些奇异的事件、神秘的现象,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还是说,在这浩瀚的海洋深处,真的隐藏着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或许正与我那荒诞的梦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