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间都去哪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闷热的七月,蝉鸣在梧桐树上此起彼伏。

李明攥着手机,站在陆家嘴某栋写字楼的电梯间外,屏幕上"面试己结束"的提示刺得他眼睛发疼。

这是他半个月内参加的第八场面试,得到的回复无一例外都是"我们再考虑考虑"。

西装外套早己被汗水浸透,他扯松领带,走进地下通道的便利店。

冰柜冷气扑面而来,李明盯着货架上的泡面,突然想起昨天房东催缴房租的电话。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群里弹出新消息:"急招展会发传单人员,日结150元。

"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许久,李明最终点击了报名。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展会门口,机械地向路人递着传单。

"先生了解一下投资理财吗?

"这句话他一天要说上百遍,喉咙干得几乎要冒烟。

看着西装革履的参展商从身边走过,他想起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在高端论坛上侃侃而谈,而如今却要为了一百五十块钱站足八个小时。

深夜回到出租屋,台灯在墙上映出他疲惫的身影。

电脑屏幕亮起,求职网站上又多了几十封未读邮件,全是石沉大海的简历。

李明打开股票交易软件,目光落在自选股列表上。

这是他这几天利用碎片化时间研究的几只股票,用手机APP简单分析过走势,曲线的起伏仿佛成了他唯一的希望。

"说不定真的能靠这个赚钱。

"他喃喃自语,手指在屏幕上滑动。

突然,某个股票的K线图引起了他的注意——成交量在最近几天突然放大,而股价却没有明显上涨。

他想起在茶馆拿到的那份文件里,似乎提到过这家公司和自己前东家的关联。

凌晨两点,李明的手机突然响起。

是大学室友打来的:"听说你在找工作?

我这边有个小项目,需要人整理数据,你要不要试试?

"第二天,他抱着笔记本电脑来到约定的咖啡馆。

所谓的项目,不过是帮一家小公司录入Excel表格,时薪30元。

"李哥,这个数据要按季度分类。

"实习生把一叠文件推过来,"今天下班前能做完吗?

"李明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点头时听见颈椎发出咔嗒的声响。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他想起自己己经多久没有按时吃饭,多久没有好好睡过一觉了。

周末,李明在图书馆里翻找金融类书籍。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证券分析》的书页上,他突然想起手机APP里的股票分析功能。

掏出手机,他开始跟着B站上的教程学习如何用技术指标分析走势。

视频里的UP主说得头头是道,李明一边记笔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果真的能掌握这些技巧,说不定就能......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打开模拟炒股软件。

根据白天学到的知识,他选中了一只近期走势强劲的股票,在模拟账户里买入。

看着虚拟资金随着股价上涨不断增加,李明的心跳也跟着加速。

"也许我真的有这个天赋。

"他兴奋地在同学群里分享自己的"战绩",却只换来几个敷衍的点赞。

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耳光。

当他用仅有的积蓄在实盘账户里买入同样的股票时,股价却开始暴跌。

短短三天,他亏掉了半个月的工资。

深夜,李明盯着账户里缩水的数字,耳边回响着白天展会负责人的话:"发传单都发不好,还能干什么?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昨天茶馆里的神秘人发来的短信:"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

想知道真相,就从那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入手。

"李明握紧手机,打开电脑里尘封己久的年报PDF。

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在屏幕上跳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窗外传来环卫工清扫街道的声音,天快亮了。

李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白天继续找工作和做***,晚上研究股票和那家公司的资料。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但比起在绝望中等待,他宁愿选择在希望中挣扎。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李明起身冲了杯浓咖啡。

镜子里的人眼神疲惫却坚定,他告诉自己: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而他,要用这些挤出来的时间,为自己的未来拼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