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写字楼里的核桃初醒2018 年秋分,我趴在财务室的格子间里,第 27 张报表上的数字像跳梁小丑般在眼前乱晃。

荧光灯发出持续的电流声,像根细针扎在太阳穴上,隔壁工位的王姐第无数次拔高嗓门:"小李你能不能修修这破打印机?

纸又卡得跟肠梗阻似的!

" 复印机吐出的文件带着温热的油墨味,混着窗外糖炒栗子的焦香,在密闭空间里织成张令人窒息的网。

键盘上的指纹油渍在台灯下清晰可见,我盯着单元格里的数字,突然发现自己竟记不起上周给女儿买奶粉时的价格。

电脑右下角弹出母亲的微信,白底黑字格外刺眼:"你外***七,记得回来吃饭。

" 我盯着对话框里那个跳动的光标,突然想起外公临终前的手 —— 瘦骨嶙峋的掌心里,永远躺着那对包浆透亮的狮子头,核桃底部的气门像枚浅褐色的胎记。

他说那是 1952 年走街串巷收废品时,从胡同口戴瓜皮帽的老先生手里换来的,"人家用报纸裹着,说这是宫里流出来的物件,碰着能沾福气"。

那时的我总觉得外公的话带着旧时光的迂腐,直到看见他咽气前仍把核桃贴在胸口,才懂得有些物件承载的是岁月的重量。

下班路上蹬着共享单车,车筐里的手机突然被直播推送砸中。

穿对襟盘扣的中年男人正对着镜头呵气,两颗核桃在掌心转出 "哗啦哗啦" 的响,暖光下纹路里的包浆像浸了蜜的琥珀,顺着棱线往下滑。

"看见这气门没?

" 他用镊子夹起核桃对准镜头,金属反光晃得人眯眼,"标准的金钱底,边宽 38 肚 36,这要是搁清朝,贝勒爷得揣在马蹄袖里盘,盘的不是核桃,是规矩。

" 他接着讲解 "狮子头五型":"闷尖狮子头要找矮桩大肚,磨盘狮子头讲究平底厚边,这对宫灯狮子头最妙在桩型周正,如古代宫灯般端庄。

"我在便利店门口站了四十分钟,看他从新核桃 "打底三法" 讲到 "包浆三阶段":"新核桃要干刷打底三个月,每天至少两小时,把纹路里的青皮残留和灰尘刷干净,这叫 去邪 ;接着上手盘玩,汗手挂瓷快,干手包浆透,这是 养性